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前言
当你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常常感到追求着一件又一件的事物?当你得到了某个心心念念的东西,是否又渴望着更多?这种欲望似乎永无止境,无法满足。然而,如果你能够学会不贪心、不嗔恨、不执著,你的心灵就会逐渐明澈起来,你所追求的答案也会渐渐清晰地呈现在你的心中。
当我们阅读《金刚经》时,实际上是在唤醒我们内心的智慧,引导我们走上觉知之道,以及用心生活的道路。《金刚经》并非仅是一本书籍,更是一部深刻的导引,引领我们超越表面的虚幻,逐渐认识到心灵的本质和内在的平静。通过阅读和理解其中的智慧,我们能够学会观照自我,审视内心的欲望和执著,从而走上一条更加平和、清明的人生道路。
觉知内心
在《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了一段关于王阳明和他的学生南大吉之间的对话。
过了一段时间,南大吉发现了更多的错误,他向王阳明询问如何改正。
南大吉担任绍兴知府时,曾询问王阳明:“老师,我做官一定犯了很多错误,为什么您从来没有提醒过我呢?”王阳明反问道:“那你到底犯了哪些错呢?”南大吉便将自己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却听王阳明说:“这些我多次提醒过你了。”南大吉感到非常吃惊,怀疑王阳明是否记错。于是王阳明问:“假如我没有提醒过你,那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呢?”南大吉答道:“这是我的良知告诉我的。”王阳明则问道:“我经常提醒你关于良知吗?”南大吉听后会心一笑。
王阳明开导他说:“心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不经常打磨和清洗,就容易沾上灰尘。只有当心的镜面明亮了,即使飘来一粒尘埃,也很难粘在光洁的镜面上。”,以此告诉南大吉要继续努力修炼内心,保持心灵的清明和透彻。
另一个故事则是发生在佛陀(释迦摩尼)身上。
当佛陀经过一个村庄时,村里的人正面临着一场社会变革。这个村庄里的居民们像前两年我们面对疫情时一样,感到困惑和焦虑。每当有苦行僧或婆罗门教的教士经过,村里的人们都会前去请教,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启示。然而,这些苦行僧和教士们却各自标榜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嘲讽其他人的观点,让村里的人感到更加困惑和迷茫。
直到有一天,佛陀也经过了这个村庄。村里的人们知道佛陀是一位修行者,非常有名,于是他们纷纷前来向佛陀请教。佛陀面带微笑,接受了他们的问候。一个村民站了出来,他的眼神充满了疑惑:“尊敬的佛陀,我们每次遇到苦行僧或教士经过时,他们总是给我们讲解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但却各不相同。我们听得越多,反而越困惑。为什么您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一些答案呢?”
佛陀微微一笑,询问道:“那你们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村民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但随即开始一一列举自己的烦恼和困惑。佛陀静静地听着,然后平和地说道:“其实我曾多次提醒过你们,只是你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村民们听了有些吃惊,他们不禁互相交流起来:“难道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吗?”“我们竟然都没有注意到?”佛陀微笑着看着他们,然后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提醒过你们,你们又是如何知晓自己的错误呢?”村民们默然思考,然后其中一人站了出来,谨慎地说道:“这是我们内心的良知告诉我们的。”佛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村民们似乎开始理解了一些道理,但仍然有些怀疑。佛陀又继续问道:“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常常追求着一些东西,得到了一个又想得到另一个,甚至还想得到更多?”村民们默默地思考着,渐渐地意识到自己的追求和欲望。佛陀继续说道:“当你们得不到你们想要的东西时,会怎样?会不会感到失望、愤怒,甚至认为这个世界和你们过不去?”村民们面面相觑,默默地点了点头。
佛陀继续说道:“当你们陷入失望和愤怒时,会不会看不到周围的美好,甚至对事物产生偏见和愚昧?”村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渐渐地意识到贪欲、愤怒和愚昧(贪嗔痴)的影响。佛陀轻轻地笑了笑:“现在你们已经了解了贪嗔痴的作用,知道了应该如何做了。清除心中的贪欲、愤怒和愚昧,你们就能够看清内心深处的答案。”
初探金刚经
王阳明认为,只要找到了良知,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佛陀更进一步,从生命的终极层面解释了根本问题,即觉醒与觉悟。他指出,只有当心灵真正清净、真正觉悟时,人生的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而《金刚经》正是探讨如何实现这种觉醒和觉悟的经典之一。因此,当我们阅读《金刚经》时,实际上是在唤醒自己的心灵,走上觉知之道,迈向用心生活的道路。
《金刚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古老的经典之一,也是被视为佛教经典中最重要之一。其对佛教文学的发展和影响深远,被广泛传播和研读,成为了佛教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诞生于古印度。那时,印度社会存在着种姓制度、宗教牧师的权力膨胀、僧侣精神堕落等问题,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满与反抗。
等级 | 名称 | 职业 |
第一等级 | 婆罗门 | 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
第二等级 | 刹帝利 | 充当无事,掌管军政大权 |
第三等级 | 吠舍 | 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
第四等级 | 首陀罗 | 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从事低贱职业 |
佛教的诞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社会体制的一种宗教反叛和变革。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又称为佛陀)在成道前,经历了观察到人类生老病死苦的现象,从而感到对生命的反思和追求解脱的冲动。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修行苦行,最终在菩提树下证得正觉,开启了佛教的创始时期。
佛陀在成道后开始传授佛法,弘扬四圣谛(苦、集、灭、道)和八正道等教义。他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包括了贵族、士兵、商人和普通民众,逐渐形成了佛教的修行团体和僧伽。佛陀的弟子们继承了他的教导,将佛教传播到印度各地以及周边国家。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比,佛教是一种开放、宽容和平等的宗教,不论贵贱、男女皆可皈依佛法。这种宽容包容的特性吸引了许多人加入佛教。
"金刚"一词有两种意义。首先,它指的是能够穿透一切的迅猛闪电。其次,它也代表着最坚固的钻石。因此,《金刚经》所讲述的是当各种烦恼来临时,我们能够像迅猛的闪电一样,迅速击穿烦恼,将其看透。我们能够像坚固的钻石一样,心无动于衷,不受任何烦恼或现象的动摇。这意味着我们能够一下子透过各种现象,看到真相。
《金刚经》与其他佛经相比,篇幅较短,文字也较为朴实。一般的佛经往往充满了华美的想象、神奇的比喻和层层的排比,但《金刚经》则以平实的问答形式呈现。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的日子,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先在外面化缘,然后回到祁树给孤独园打坐。其中一个大弟子须菩提突然站起来向佛陀提出问题,佛陀耐心地回答,并与须菩提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在回答过程中,他们相互提问,佛陀也不厌其烦地解答。有趣的是,须菩提在佛陀解答完问题后又重复了一遍同样的问题,而佛陀依然耐心地再次解答。因此,《金刚经》具有一定的戏剧性,整个经文中描写的场景就像是一出舞台剧。
这种对话形式的文笔,使读者更容易代入阅读,另一本相似的书籍,我十分推荐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是是一本非常不错的“自我启发”心理学书籍。
对于普通人来说,阅读金刚经的好处可以概括如下:
金刚经强调般若智慧,通过对经文的阅读和思考,可以启迪普通人的智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和世界的本质。它教导人们如何超越世俗生活中的痛苦和困扰,通过对苦、空、无我等佛理的认知,帮助人们解脱心灵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金刚经中的教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善心、慈悲、忍辱等内心品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慈善、宽容和和谐,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加稳固的心灵根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更加沉稳和坚强。
除此之外金刚经教导人们超越世俗的追求,通过修行般若智慧,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境界,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和幸福感。
金刚经中的核心观点
《金刚经》可以用两句话归纳,分别是
“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你觉察到各种现象背后的运行法则时,就接近了事物的真相和本性;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意为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只是随缘而起心动念。
接下来,我将简明地带领大家一起理解佛法。
一、“法”与“相”
要理解《金刚经》中的两句话,首先需要弄清楚其中涉及的概念——“法”和“相”。
在《金刚经》中,“法”有三个含义。
首先,它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如书中所言,“菩萨于法应无所著,行与不施”,意味着菩萨对各种现象不执念,只按照本心行事。
其次,“法”也是指语言层面上的佛法,但实际上说法者无法可说,因为佛法超越了语言的局限,金刚经提醒我们,要脱离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词语和概念体系,否则会无法看清真实世界。
第三,“法”也指终极层面上的法门,超越了语言的法门,如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终极法门。
此外,《金刚经》中还提到了一对概念——“法”和“非法”,这与一般人理解的概念不同。“非法”并非指违法的行为,而是对存在的否定,是对存在的肯定的舍弃。因此,“法上应舍,何况非法”的意思是,对于存在的肯定和否定都应该舍弃,即对各种现象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刚经》所讲述的内容。而这种辩证思维方式,也被恩格斯称为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即辩证法。辩证法指的是在肯定的同时又在否定,正如理解《金刚经》中的法和非法概念一样,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
法的显现或存在方式就是“相”,而“相”指的是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金刚经》认为,个体生命就是困在四种相中。
首先是“我相”,指的是个体的个人意识,即我所认知的自己。
其次是“人相”,代表整体人类意识的存在,是个体人所属的人类整体。
第三是“众生相”,指的是整个大自然中有情和无情的生命,包括广义上的生命存在。
最后是“受者相”,指的是个体在感知和体验时间流逝时,会产生一种关于生命短暂性、变化不断性的认知,这种关于时间和生命的认知就是"受者相"。
关于受者相这一部分,我实在很想展开。后面我将会开一篇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关于时间的本质,其实是高质量天体引起的、一种时空被弯曲后的、事件变动带来的错觉。
个体生命困在四种相中,意味着我们无法摆脱自身存在的局限。我们可以安静地思考一下,实际上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身体、内心、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时间。因此,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里的“相”可以理解为现象,即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现象,包括物质层面和概念层面的现象,以及我们头脑中的所有概念。
二、万相虚妄
佛陀指出,所有现象实际上都是虚妄的,即不真实的,都是一种假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虚妄并不等于不存在或没有。虚妄意味着这些现象虽然存在,但它们是变化无常的,是无常的。
因此,佛陀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当你看到这些现象时,同时不被它们所迷惑,能够透过它们看到本来的样子,那么你就真正见到了佛,就是真正觉悟了。然而,一般人往往容易把假象当作真相,因此《金刚经》使用了三句义的句式来解释为什么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修行方法。
在金刚经中,经常使用的句型是“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形象地说明了为什么所有相都是虚妄的。
在修行中,你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当你看到一个人,比如”姬无命”,你可以意识到实际上他并不是“姬无命”,而只是被这个名字所指代的人,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姬无命”到底是什么?是他的身体、意识还是其他什么?这样你就能明白,”姬无命”只是一个名相,一个名称,用来指代那个人,但他真正的本质在哪里呢?你对”姬无命”这个人产生肯定的同时,又要否定他并非真正的”姬无命”。佛陀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的。
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时,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现象、社会组织和制度都源自人类发明的语言和概念。这些名称和概念束缚了我们的心灵。因此,解脱的第一步就是去除这些名称和概念,寻找被它们遮蔽的真实存在。名称只是名称,而我们往往生活在由名称构成的世界中。
在佛教经典《中阿含经》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通常被称为“五里村的寓言”,非常生动地阐述了我们被概念束缚的现象。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五里村的村庄,与王宫之间相距大约五里。村民们每天都要为国王送水,时间一久,大家感到疲惫,渴望离开村庄。为了挽留村民,村长请求国王将五里的距离改成三里,以让村庄更接近王宫。然而,尽管数字被改变,但实际上村庄与王宫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改变。尽管有人清醒地指出这一点,但大多数人仍然相信数字的变化,继续为国王送水。
这个荒诞的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深刻的启示。我们常常被各种概念所困扰,陷入概念的迷宫中,却往往无法接近真实的世界。金刚经中的三句义显示了语言在面对真相时的无力和空洞。重要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因此,我们应时刻警惕语言的限制,以免迷失于文明的叠加中,越来越远离真实的世界。
语词概念及其相关的社会制度和娱乐媒体不断环绕着我们,因此解放或觉醒的第一步就是对任何语词和表达进行质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这些假象所蒙蔽,因为我们习惯性地接受他人使用的语词和说法,毫无怀疑地认为它们是真实的。
三、唤醒内心
《金刚经》中的另一句关键话语“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被认为是修行的最终境界,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就是因听懂这句话而觉悟。
所谓无所住,并不是心静止如死水,而是指在面对现象时,没有成见、偏见或情绪的干扰。我们只是简单地面对当下的事物,没有任何复杂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感受和观察。尽管内心依然活跃,但摆脱了观念和情绪的束缚,回归到纯粹的感受本身,没有占有欲或分别心。从生活哲学的角度来看,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可以理解为不被外在对象所控制或奴役。
在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我们可以找到不被外在对象所奴役的方法。
例如,中国的老子主张“不见可欲”,即避免接触引发欲望的事物,不去看、听、或接触它们,从而达到不执着的境界。举例来说,当一个美女走到你面前时,最好闭上眼睛,因为如果不看到她,就不会激发欲望,也就不会产生烦恼。
而在犹太教中,教士们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当看到美女时,他们不会闭上眼睛,而是欣赏她的美丽,并赞叹上帝的创造。他们将对美女的欲望转化为对上帝的崇敬。虽然这两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解决问题,但实质上都是在通过忌或者压抑来应对。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制并不等于不执着,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执着,因为仍然没有真正放下。如果能够达到应无所作深其心的境界,就不需要依赖上帝或闭上眼睛。
你激发了那种邪念,当然是极其错误的。然而,所谓的心不动也是不恰当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对于一切存在,不停滞,不执着,让心念自然流淌。
我曾经认为人是一种容器,装载着快乐和悲哀。然而,实际上,人更像是导管,快乐和悲哀都会流经其中,导管本身仅是导管,各种情绪和经历持续流动,直至生命的终结,导管才会变得空空如也。
而如果导管被阻塞和破裂,人就会生病、甚至疯狂。
我认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富有文学意味的解读,诠释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含义。
不应把什么事都往身体里装,人并非容器,而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四、颠覆念相
金刚经中,佛陀第一次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时,说道: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如果能够认识到所有的相都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够观照如来(佛性)的本质。”
佛陀第二次回答时说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有为的法,就像是梦幻、泡影,如同露水或闪电般的转瞬即逝,应该如此观照。”
佛陀在回答须菩提的问题时,他的第一次回答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世界一切现象的看法。而他第二次的回答则颠覆了我们内心产生的各种念头,将其视为无稽之谈。
金刚经传达了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对一切色相和观念提出了质疑,甚至对金刚经本身的观念也提出了质疑。这在世界人类经典中并不常见,金刚经甚至连自身都否定了。它反对一切观念,呼吁我们解放自己,摆脱思维的束缚。
金刚经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妄想和妄念。它引导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意识到所面对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并深究引起这些现象的根源。不论是何种念头或想法,我们都应追问其来源。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被外在的形态和偏见所困扰,而要保持对真相的觉知。金刚经提供了一种从心性层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我们要立足于自我,并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生活将变得更加顺畅。
五、找到根源
人会面临自己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欲望,这时候我们应当理清“欲望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需要问自己的应该是什么?
举个例子,当我们问自己:“我应该如何才能够购买豪车和豪宅?”时,我们可能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为什么想要购买豪车和豪宅呢?提出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目前的财力不足以实现这样的愿望。但我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出于虚荣心吗?如果是的话,那么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应该如何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因此,解决如何获得尊重的问题的过程中,或许我们能够顺便通过赚钱来实现这个目标。
再举一个例子,我曾经有段时间非常渴望赚钱。然而,反思之后,我发现我渴望赚钱的真正目的是因为我认为财富会带来自由,从而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那么,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其实是我应该如何去寻找一种真正的自由生活。因此,将问题放在内心深处,真正反思自己的内心需求,人生便能够变得更加可控,并不断地成长。
修行无止境
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是,金刚经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不要胆怯,不要陷入对相与断灭的错误认知。
金刚经强调了空性和无相性。因此,佛陀在金刚经中再次强调,不要陷入对相的断灭观念中,以为一切都是虚妄,然后变得无所畏惧、无所在乎,甚至否定一切的存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应该如实地观察内心,真正的答案和自我就会自然浮现。
金刚经强调了心应回归本源,保持觉知状态,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观念,真实地观照、行为,并遵循因果法则。这样,我们便能成为一个解脱束缚、自由自在的觉知之人。
最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觉得不错的话,评论区留下您的足迹~